兰州市七里河区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公告
发布日期:2024-09-13 信息来源:区审计局 字号:[ ]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审计局依法对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审计委员会工作部署,以及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审议意见,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审计结果表明:2023年,面对经济大环境复杂变化的“新常态”和收支紧平衡带来的多重困境,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强省会行动、落实市委“1139”工作部署,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持续规范财政收支,依法加强绩效管理,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迎难而上促发展,着力强信心稳经济。2023年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045万元,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598万元,较上年增加39.53%。落实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全区增值税留抵退税8621.09万元。安排新增专项债券资金64000万元,用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筹措120960万元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突出重点强统筹,着力保民生兜底线。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全年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620万元,教育支出4908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10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5593万元。新建改建配建学校8所,2024年秋季均已招生。统筹安排资金10862万元,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民生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牢“三保”底线,全区全年“三保”任务完成148762.71万元。

——改革创新优管理,着力建制度固根基。持续推进落实预算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出台了《兰州市七里河区财政暂付款防控化解整改实施方案》《兰州市七里河区2024年暂付款化解计划》《兰州市七里河区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及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制度。修订了《兰州市七里河区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全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多措并举提收入,着力把关口控支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保障财政正常运转,全年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45168万元,收到各类直达资金65631.98万元。开展存量资金盘查,收回闲置沉淀、低效无效存量资金4630.48万元。全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370万元,较上年下降31.3万元,同比下降7.8%

一、区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区级财政资源统筹、财政预算管理、决算草案编制、国有资产管理、社保基金管理等情况。区级决算草案反映,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045万元,支出430045万元,结余结转55000万元;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81200万元,支出46453万元,调出资金1619万元,结余结转33128万元;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744万元,支出321万元,调出1355万元,结余结转1068万元;区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7779万元,支出35912万元,当年结余186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760万元。决算草案编制总体符合预算法及相关规定,较好地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预算支出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上年结余资金收入编制不准确,涉及差额427.07万元。二是45026.22万元年初预留资金未下达至预算部门。三是部分中央直达资金、转移支付资金支出进度缓慢。四是暂付款规模未按规定进行缩减。

(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区18家单位31.57万元印刷服务支出未执行框架协议采购或定点采购。二是财政信息化系统财务账应用率较低。

(三)非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预算单位应缴国库款未及时上缴,涉及资金22.09万元。二是七里河区非税收入核算中心专户中346.18万元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三是非免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费未纳入预算收入核算。

(四)其他需要研究关注的问题

一是库款保障水平低。二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受体制改革影响,未纳入预算进行管理。

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对4家区级预算单位开展了审计。审计发现存在结转结余资金未盘活、非税收入及时上缴、债权债务未及时清理等问题

三、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结合区级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重点对行政事业性和自然资源性两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资产划转、清理核销、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更新不及时,导致资产不实。

2.会计信息不实。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账务处理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

3.资产管理制度欠缺。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未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二)自然资源性国有资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2023年度七里河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存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进度缓慢、补助专项资金未及时发挥效益、金融配套支持政策尚未全面展开、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产业发展模式仍有拓展空间等问题。

四、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通过对一个投资项目的审计,发现存在工程取费费率计取错误,导致多计工程款的问题

五、审计建议

(一)聚焦重大战略保障质效,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增强公共财政统筹能力。积极推进零基预算,增强预算刚性约束,把过“紧日子”要求作为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构建从预算源头控制到执行末端治理的长效机制。对标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强化对转移支付的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各项转移支付形成有效支出。

(二)聚焦积极财政政策落实,进一步强化财政绩效管理。

围绕投资、消费、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重要领域专项资金,突出绩效导向,深入分析资金使用绩效及资金背后的政策实施效果,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促进财政惠企利民资金直达快享、高效使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区人大批准的预算,对“三公”经费、培训费、委托业务费列支情况进行细化研究,确保一般性支出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三)聚焦优化国有资产配置,进一步促进治理效能提升。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管理,落实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基础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各单位严格落实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要求,定期清查盘点,及时处理资产盘盈、盘亏和资金挂账等事项。同时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的培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报编制质量。

(四)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加强各类债券资金管理,强化“三保”和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的能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科学调度国库资金,确保财政库款安全。持续强化全口径严口径债务监管,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采取切实可行的化解经济风险的措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报告反映的是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区政府12月底前将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