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果园镇多举措全力开展省级示范村建设行动
发布日期:2022-12-12 信息来源:七里河发布 字号:[ ]

 近年来,西果园镇统筹推进全省“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2021年,创建完成袁家湾村、湖滩村、西果园村3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今年,继续开展西津村、周家山村、王家坪村、柴家河村4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持续推动乡村建设各项工作落实,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党建引领,因地制宜规划思路

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锻造“三农”工作的领头雁和主心骨,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根据辖区地理空间和产业结构分布情况,构建了“一核六元六区域”乡村振兴新格局,按照全镇发展总思路,设立了“一村一精品”乡村振兴品牌创建目标。立足现有基础,依托村庄资源禀赋,统筹谋划、深耕探索,形成了西津村“肃王归处、馥郁西津”,周家山村“城郊融合村、秀美周家山”,王家坪村“三园建设、三产融合”,柴家河村“众人拾柴多元融合、现代农业美丽乡村”4个示范村建设品牌,成为带动村庄建设发展的底本蓝图。

固强补弱,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今年示范村建设共安排各类项目24项,资金3163.7万元,项目涉及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美化、阵地建设等。有序推进村组道路拓宽改造,加装防护栏,为特色种养殖、农村电商、货车运输等产业提供便利;美化提升村内文化广场,种植花木千余株,打造鸟语花香的绿色走廊,配齐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设施,常态化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在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自来水入户普及率达100%,村内排水沟渠完整通畅;村庄通动力电,供电质量安全稳定;光纤宽带网络通村,通信网络质量良好;村内有小学和幼儿园,无辍学学生;村卫生室建设达到标准化,设施设备配备齐全,乡村医师合格,群众医疗服务得以保障。

综合整治,提升改善人居环境

积极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王家坪村338户村民全部用上了节能环保的天然气;4个在建示范村改造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907户,将于今年年底继续完成一批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坚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垃圾清运车辆及人员配备齐全,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收集清运。今年以来,共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140余处;清理整治212国道沿线垃圾点位35处,高速公路沿线垃圾点位10余处,清理全域无垃圾点位260余处;及时维修花园、果园围栏,拆除破旧标语广告牌和野广告200余处;利用院墙、农房墙体,制作宣传标语、绘制乡风文明、书写村规民约等50余处,综合整治效果十分明显。

提质增效,全力推进乡村治理

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明村、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进一步完善“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务活动、共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明长城文化、明肃王文化,推动“忠孝仁贤”优良传统在西果园落地生根。在乡村治理中全面推广运用积分制和清单制,在各村建立起积分超市,完善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管理台账,每月定期公开公示考评结果。同时,将积分通过物质兑换、奖惩通报等形式,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全面吹响乡村治理的“集结号”,不断推动文明创建水平提档升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